首页 资讯 > > 正文

观察:好好的名著,怎么就“三观不正”了?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日期:2023-03-15 11:16:42 分享到:

有人调侃说,如果按照当下一些网民的“三观审查”标准,我们的四大名著也好,世界文学经典也好,还有那些大众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没一个合格的。


(相关资料图)

这不,不少名著都遭遇到来自网络的“三观审查”:先有人说《水浒传》丑化女性、歌颂滥杀无辜,建议从中小学教材中删减;又有人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早恋、朱自清的《背影》涉嫌违反交规。

按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标准,鲁迅先生得战战兢兢了:他那些冷嘲热讽的杂文时评,是不是要以“阴阳怪气”的定性被清除出课本了?施耐庵先生得不知所措了,他的“聊斋”是在宣扬封建迷信,不问苍生问鬼神啊?吴承恩也得 “吓跪”了,美化孙悟空“大闹天宫”,孩子受到鼓励,那还得了啊?全都从课本中删除!

还好,这种磨刀霍霍向名著的 “三观审查”,只是在网络上掀起了一些话题波澜,教育部门理性地拒绝了这些 “审查标准”。

比如之前面对 “删除水浒”的建议,浙江教育部门就说,《水浒》文学价值巨大,即使某些内容从现代视角看有问题,应当成批判性阅读的对象。它没有给我们展现一个 “正确”的世界,而是一个多样的世界,镌刻着人性的复杂,能培养学生的思辨性视角。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其文学艺术性上的 nice,对复杂人性的揭示,具有深刻的 “耐思性”,更在于其历久弥坚的 “耐撕性”——经得起不同时代、角度刁钻的 “撕”。

无论是《三国》,还是《红楼梦》,艺术表现,人物描写,细节问题,哪个没被激烈争论和苛刻审视过?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但种种争论并没有对经典形成挑战,“引起讨论”作为一种文学资本,反而更确证了经典的地位。

不过,当下网络上很多对经典的讨论,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讨论”的轨道,而沦为一种意义消解和文学扼杀。动不动就建议 “请出教材”“从课本删除”,动不动就扣“三观有严重问题”的大帽子,这是以种种“正确”之名,扼杀名著的生存空间,也是缩减青少年对经典名著的接近权。

不能用“网络社会标准”扼杀名著的生存空间。“网络社会标准”这个词是清华大学教授阎学通提出的,他针对我国国际关系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四个建议,前三个建议是,第一,多研究原理,少搞政策建议。第二,多学习不会的,少反对不懂的。第三,多追求专业的,少沉迷时评的。——尤其促人思考的是第四点:多信奉学术标准,少在意 “网络社会标准”。

阎教授在另外一个演讲中提到的观点,可与之形成互文映衬,他批评说:00 后大学生深受网络观念影响,把经济决定论、阴谋论、债权武器等网红们的观点当作常识。“以网络为准,他的脑子里已经灌进去了大量网红们的言论”。以网络社会为标准,学术水平就可能会不断下降。

面对来势汹汹、无坚不摧的“网络社会标准”,阎教授捍卫的是学术标准,也值得其他领域反思。比如文学领域、教育领域、法律领域、新闻领域,有没有自身坚硬的专业标准,借此抗拒侵略性很强的 “网络社会标准”?

实际上,有些对《水浒》之类名著的讨论,并非没有道理,比如 “丑化女性”、“歌颂滥杀无辜”,还有《背影》中内容涉嫌违反交规——但这些“道理”,多是当下网络视角的 “片面的道理”。

这正是“网络社会标准 ”的第一个特征:把片面的、某个细节上的瑕疵,当成对整体价值的否定。《背影》中父亲穿越铁路违反了交规,那老师在讲授时引导学生判断一下,不就行了,岂能以无关文章整体价值的 “小细节”,否定整个文章?

《水浒》也是如此,丑化也好,“滥杀无辜”也好,呈现的是当时之社会现实(并非 “鼓励滥杀”),也并非这部经典小说的主旨。拿着挑刺的放大镜去审查每一个细节上的 “三观倾向”,用“直男癌”之类网络撕裂式标签搅动某种敏感情绪,这就是对名著整体的文学价值、精神价值的消解。

“网络社会标准 “的第二个特征是:把争议当舆情,再把这种舆情当成 “需要灭的火”。争议不是什么坏事,不同观点也不是否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嘛,实际上,“多元讨论价值 “也是经典价值的一部分。

但 “网络社会 “泛化了一种标准,很容易把某种争议定义为 “引发舆情”。如果是 “正常争议”,那就争辩呗,摆事实讲道理,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上争取自己的听众,真理越辩越明嘛。但一上升到“舆情”,那就麻烦了,特别是上升到“价值观”层面的舆情,就变得 “不可讨论了”。

其实,那些对名著不同角度的阐释,哪怕极端、无厘头、偏离主旨一点,是很正常的,七嘴八舌本就是网络基本生态。觉得那是胡说八道,可以不理它,但如果在 “网络社会标准 “下将其上升为舆情,就制造了一种巨大的凝视压力。

“网络社会标准”第三个特征是:流量、声量和网红主导,声高就显得 “很有理”,“流量大”似乎“更有理”。流量裹挟下,严肃的学术讨论和理性分析,很容易被激愤的口水所淹没。对《背影》这篇美文的专业分析,有很多文章,但可能没有哪一篇专业分析有“背影涉嫌违反交规”这种判断更吸引眼球。

拉到网络舆论场上,有认知门槛的文学标准和学术标准,肯定无法“下沉兼容”,必然敌不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流量标准。

“网络社会标准”第四个特征,即兴的、当下的、流动的、短瞬的激情。突然间,某个判断不知触碰了哪根舆论神经,突然就火了。某个人看到一段内容,灵机一动,突发奇想,这不就是那什么什么吗?未经深思熟虑,某个惊人判断就横空出世。

对名著经典的那些 “三观审查”,多不是坐冷板凳、读海量文献、经过深思熟虑、有充分论据支撑的结论,而是“一拍脑袋”的网络即兴判断。时间有强大的反脆弱性,是筛选和检验经典的最硬核标准,那些追时效、抢热度、蹭流量的即兴网络判断,就算了吧!

网络争论,那就争呗辩呗,没有什么经典能免于这种网络凝视。网络讨论甚至可以延伸到对经典的课堂讨论中,扩展学生的思辨阅读。但网络的归网络,学术的归学术,不同领域有不同标准,不要动不动就诉诸于 “从课本删除”,这是界限!

关键词:

x 广告

河北印发出台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1-2030年)

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A类通用机场为主体、B类通用机场为补充,功能完善、覆盖广泛的通用机场体系,全省通用机场达到23个。其中,到2025年全

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消失的名菜”重现羊城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

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作者 潘雨洁  全面停诊、四下无人;火线冲

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杨艳敏)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

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洛阳市建设青年

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电子身份证” 局地启“千里眼”治水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以来,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为全省河流换发“电子

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抗击新冠肺炎)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记者 张玮)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

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中新网杭州12月5日电 题: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作者 郭其钰 张先登  行程10余万公里,为辖区3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32 华西海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