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 正文

世界快播:又是一年清明时:生态、科技、错峰成长三角祭扫关键词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04-05 16:07:54 分享到:

中新网杭州4月5日电(张煜欢 朱凌捷)将逝者骨灰装入可降解的骨灰坛中,埋入地下,一个月后骨灰坛便溶解在土壤中……又是一年清明节,各地迎来祭扫高峰,在长三角多地,生态节地安葬的形式正逐渐兴起。此外多地推出数字化祭扫,以AI、AR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赋能“沉浸式追思”,实现绿色文明祭扫。

不久前,杭州市临安区第三届生态节地公益礼葬暨天竹园生命礼敬园奠基仪式在天竹园公墓举行,活动为6位逝者举行公益礼葬仪式,将可降解骨灰坛深埋入绿草下,让逝者入土为安、回归自然。

“我的母亲生前是一个非常热爱大自然的人,她经常说‘生命源于自然’,所以希望以这种方式回归自然跟大地融为一体,我们也尊重她的选择。”逝者家属李女士说。


(相关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目前杭州市已完成乡镇(街道)级节地生态安葬设施点187个,覆盖率达100%。近年来该市还秉承“节地生态绿色惠民”理念打造陵园,依山就势,将墓隐于山林和茶园,变陵园为公园,成为新型生命文化纪念园。

杭州一陵园内。 张煜欢 摄

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小蜀山陵园,一场生态葬清明共祭活动上,30名亲属代表为逝者插柳撒花、鞠躬行礼。近年来,小蜀山陵园推行节地生态葬式,相继推出了茶花葬、景观壁葬、草坪葬等节地葬式,累计对2000余位逝者骨灰进行安葬。

而在浙江台州椒江区,海葬作为当地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的首选方式,也成为当地民众的新选择。在海葬仪式上,逝者家属走向船舷,用绿色丝带系住可降解骨灰罐,将其缓缓放入大海,从此便“以海为墓”,寄托哀思。

从“入土为安”到“终归自然”,节地生态新风正逐渐深入人心。

浙江省殡葬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传统的墓葬,节地生态葬不仅绿色环保,而且价格更亲民,尤其是对于选择骨灰撒海、撒江,树葬、花坛葬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的安葬方式,浙江全省90个县市区都出台了相应的奖补政策,真正体现惠民利民。同时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殡葬行业也通过举办节地生态安葬工作研讨会等形式,对绿色殡葬、科技环保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努力将殡葬事业合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此外,今年清明也迎来一波祭扫高峰,时间短、流量大、密度高等特征明显。为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人员聚集,许多大型公墓在祭扫高峰期继续推行预约祭扫制度。与此同时,科技感满满的数字化祭扫也正兴起。

位于杭州的浙江安贤园打造了全息沉浸式缅怀空间,其运用互联、共享、数字体验等元素,形成一场沉浸式追思礼。例如其通过AI技术还原逝者的音容笑貌,能让前来缅怀的家属再次与亲人“面对面”,追寻生命与记忆的美好。

杭州南山陵园的数字导航系统。 张煜欢 摄

在江苏扬州,扬州墓园开通墓碑虚拟祭扫服务,通过AR技术,逝者家属可在大屏幕和手机上找到与逝者相对应的生态葬位置,从而实现虚拟祭扫。

对于线下祭扫而言,数字赋能也在持续升级。

今年,杭州南山陵园墓区导航系统迭代升级,助力市民精准“找墓”。市民可在南山陵园的微信公众号找到“陵园导航”,输入墓主姓名即可显示路线。该导航采用精确的“片区动态导引、墓穴平面定位、最优路线匹配”模式,确保定位到点、导航到点,误差在0.5米以内。

有序错峰祭扫也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杭州南山陵园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徐谷秋艳告诉记者,从预约情况来看,尽管4月5日是清明预约高峰,截至目前已有15000余人预约,但相较往年,如今许多市民已形成错峰祭扫、提前祭扫的习惯。据统计,3月11日至3月31日已有65000余人前来祭扫。(完)

关键词:

x 广告

河北印发出台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1-2030年)

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A类通用机场为主体、B类通用机场为补充,功能完善、覆盖广泛的通用机场体系,全省通用机场达到23个。其中,到2025年全

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消失的名菜”重现羊城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

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作者 潘雨洁  全面停诊、四下无人;火线冲

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杨艳敏)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

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洛阳市建设青年

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电子身份证” 局地启“千里眼”治水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以来,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为全省河流换发“电子

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抗击新冠肺炎)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记者 张玮)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

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中新网杭州12月5日电 题: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作者 郭其钰 张先登  行程10余万公里,为辖区3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32 华西海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